红塔区新闻网
  1. 首页
  2. 春和街道
  3. 推荐头条
  4. 正文

巾帼志愿展风采 美丽彝村展新貌

发布时间:2024-04-23 10:45:39

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有一支特殊的护林防火队伍—巾帼护林队,一支爱美、爱家乡的娘子军,她们上得高山,下得厨房,能挥锄头,会做绣娘,她们是山林间绽放的美丽巾帼花。黄草坝村有林地12.8万亩,护林防火压力较大,为缓解护林防火压力,2012年黄草坝村妇联牵头组建巾帼护林队,当时的巾帼护林队只有12人,十年来随着巾帼护林队的妇女志愿者不断发挥作用,吸引了不少妇女同胞自愿报名加入,截至目前黄草坝巾帼护林队志愿者人数已增加到86名,在她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慢慢的,村民不再上山伐木、防火意识不断增强,黄草坝村已连续十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。

一是用脚丈量山林,筑起最美“防火墙”。“干旱少雨是老天决定的,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我们能决定的。这片山林是老天赋予我们的宝藏,我们都想保护好他。”这样朴实的想法让山区的妇女自愿加入促成了巾帼护林队的组建,随着队员人数的不断增加,黄草坝村党总支还对队员们进行了护林防火知识和技能培训,为护林队妇女志愿者分配了包保林区,明确责任,在每年的森林防火期,巾帼护林队的每名队员都承担着一片自己负责的林区,她们每天都要到自己负责的林区巡查,并在防火值勤点轮流值班,认真登记进入林区的车辆和人员,发现盗伐林木、违规用火现象及时制止;协同护林防火巡山人员对公路两旁存在安全隐患的杂草进行清除。山路崎岖,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,但她们健步如飞在荆棘和杂草间穿行,每次巡察都要走将近十公里,甚至更多,十年来她们用双脚走遍每一片森林,入山护林16.4万余次,为林区构筑起了一道最美“防火墙”。

二是化身志愿服务队,夯实基层社会治理。在平日里,巾帼护林队也会化身巾帼志愿服务队,在扶贫帮困、抗旱保春耕、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中尽自己的一份力。她们是党的政策的“宣传者”“监督者”“守护者”“践行者”。是村庄基层治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自身微小的力量为指引,从自身做起,充分发挥着“半边天”的作用。农忙时,巾帼护林队队员们在做好自家生产的同时,还积极组织队员帮助体弱多病的家庭移栽烤烟,确保困难户按烤烟移栽节点完成移栽。在美丽彝乡建设中,由于村民生活的不良习惯,基础设施的不完善,房前屋后、道路周边乱堆乱放,水塘、沟渠漂满了垃圾,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,而且还成了蚊虫的孳生地。巾帼护林队挺身而出,带头拿起扫帚,每天清扫村庄道路,清扫畜禽粪便,打捞水塘里的垃圾,她们每年清理各类垃圾30余吨,栽种花草及树苗600多棵,在她们的带动下,其它农户纷纷出义务工,大大加快了村容村貌整治进度。她们还是网格员,利用妇女亲和力强的优势积极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作用,及时化解群众邻里、家庭矛盾,登门入户宣传党的政策,每年入户1000余户,增强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,成为构建美丽黄草坝、平安黄草坝的“护卫军”。  

三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,绘就乡村旅游新画卷。彝家人能歌善舞,黄草坝村有十余支文艺队,巾帼护林队的“娘子军”,穿上迷彩服,英姿飒爽,个个像女汉子;脱掉迷彩服,就变成了文艺队的骨干。他们积极编排彝族特色歌舞、开展敬酒歌培训,每逢“火把节”“祭龙节”“丰收节”等传统节日,文艺队便组织彝族男女老少,身穿节日盛装,载歌载舞,尽显彝族豪情。有的队员还是心灵手巧的彝族绣娘,花鸟鱼虫,绣得栩栩如生、精美耐看。随着黄草坝山间旅游越来越成熟,到黄草坝进行生态游的游客大量增加,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,巾帼护林队的姐妹们积极动员家人,利用自家的房屋,带头发展了炳云、竹园乐两户彝家乐,在她们及家人的示范带动下,现在黄草坝有6户彝家乐,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。